还没复试,导师竟然直接给我打电话,考查我的各项能力!

索考网 115 0

近几日,一位云逸学员突然找到蔺老师

“老师,救命”

“没想到导师会直接给我打电话,准备不充分”

“好紧张,自己没说好,是不是机会渺茫了”

今天云逸专门分享这位同学的情况

与此同时

大家也要防患于未然,随时做好准备

更要重视复试考核内容的准备

还没复试,导师竟然直接给我打电话,考查我的各项能力!-第1张图片-索考网

事情经过

一位同学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来电,是他邮件联系的导师,没有通过邮件、书信的方式回复他,而是直接给他拨打了这样一个电话。

在这个电话的过程中,老师问许多问题,比如:第一,择校问题,你为什么选择A而不是B?为什么一定是选择我们?第二,学习能力,包括你的编程能力如何?专业基础如何?你的外语能力如何?你的数理思维如何?可能还涉及到一些综合问题

这个过程如同学所描述的,首先,没想到老师会给他打电话,其次,没想到老师问了蛮多问题,再次,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没有做充分的准备,非常紧张,导致回答的不是特别好。

比如在回答学习经历的时候,老师问你的A、B、C表现怎么样,他的回答是都一般。比如说老师问你为什么选择我们,而不是选择其他的,为什么你选择A,而不是选择B或C,他的回答是因为B竞争太激烈,C没有其他的一些机会,等等等等,所以选择A。

在这个问答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诚然,老师之所以给他打电话,是对他比较感兴趣,也想通过电话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这个电话的过程,已然是一次考核,一次复试前的导师考核。

还没复试,导师竟然直接给我打电话,考查我的各项能力!-第2张图片-索考网

学习能力

当老师问到你相关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的时候,很多同学的实际情况是自己能力一般,资质平平,没有什么可说的,而且可能很多东西是比较水的,所以很多同学就实话实说,或者模棱两可,或者支支吾吾。

反思:如果你在面试过程中,在其他竞争者面前,你尚且不能把自己说的相对有优势,又怎么能指望老师去选择你呢?

所以我们往往说在这个过程中组织语言的艺术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遇到老师的此类问题,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下方答案仅供参考:

首先,对于专业方面的知识积累,我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自己在学习方面,尤其是专业学习方面是非常认真的。学科绩点是多少,排名是多少。

如果自己成绩不好,也可以说学习过一些A、B、C、D等专业相关的课程,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因此获得了一些奖学金。

在自己准备初试和复试的过程中,针对学校要求的一些参考书目,如A和B,自己也非常努力的在复习,希望自己在初复试中都有一个良好的表现。

所以对专业知识方面,我首先感兴趣,也觉得自己有些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也希望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贵校这样的一个平台上能够有更多的提升,也请老师相信我有这方面的潜力和能力,我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

英语方面

另外一方面,您提到的英语方面是我较为擅长的部分(这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因为我学习过一些双语课程,也有参加过一些项目,这几年来有一些双语类的项目表现比较优秀。而且,我有比一般人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未来即使在我们做科研的过程中,涉及到专业方面的英语,我也觉得是可以去攻克的,同时我也会在开学之前,复试结束之后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但有些同学的外语方面比较薄弱,也可以换一个思维,比如:

英语方面,我目前是顺利通过了四六级,在这个大学的读书过程中,包括在初复试的一个准备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英语的研读能力,注重词汇的累积程度,在复试准备中也注重口语的交流表达能力,所以我觉得自己的英语现在的水平是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有待提升。所以我在研究生期间,包括在入学之前,我都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规划,如果老师感兴趣,我可以再说一下。(因为这个问题你可以再去完善和扩充,也可以引导老师去问你准备过的问题,而不是被老师拖着或拽着走。)

补充简历中的信息点

当然,如果你觉得上面的回答还不完全够,也可以补充一些自己曾经做过的在简历中或在自我介绍中挖掘的一些信息点。

比如说:自己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或者未来想从事这个方向,也有想读博的一些想法,自己的毕业论文是怎么样的,自己参加过什么项目和赛事,去补充和完善,这一点其实也是完全可以的。

总之大家可以看到,在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上,你其实可以发现,也许你表达的是自己薄弱,但是你不能直接说“我很一般,我不行”,因为你觉得自己不行,老师肯定觉得你更不行,所以你不能面对老师过于自谦,或者妄自菲薄,或者直接实事求是,而是要投其所好,润色包装。

还没复试,导师竟然直接给我打电话,考查我的各项能力!-第3张图片-索考网

择校选择

在择校方面,老师问你为什么选择A而不是B、C、D,并不是因为B、C、D太好太难,所以你退而求其次选A。

正确的思路是:因为A好,A有第一点好,A有第二点好,......A有第N点好,所以我选择A,而没有考虑B、C、D。

这样回答,首先能体现出你对我们学校是做过功课的,是忠心耿耿的,其次你这个人的胸怀也是比较合适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贬低其他地方,因为你没有在这里面做一些比较,因为你没有让我觉得不舒服,因为你在夸我校。

通过一些有技巧的方式,夸得让对方舒服,让对方满意,这就是一个我们在表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不止是体现在老师提前打电话这个特殊的情景中,还有在未来提前面试,或者你提前去跟老师线下沟通的时候,但更为普遍的一个体现呢,是在我们的复试面试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它起一个名字叫综合素质,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复试方案里面不少看见它。

综合素质

复试过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也就是你的复试成绩将由三大板块来决定,第一是专业课,第二是综合,第三是外语,可能有的学校还有政治。

这三大板块里面,综合和专业课基本上是占比最重的。40%和50%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比例,而它们三个所起到的作用也并不一样,一方面是由比例所决定的,专业课占比比较重,大家要花心思去复习,然后呢,英语虽然占比比较低,但是大家普遍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也要长心复习,但对于综合呢,很多人比较头疼的是,综合到底怎么考,我到底怎么去准备。

我相信今天这样的一个案例,给各位同学,也给这位同学敲响了一个警钟,这就叫综合

综合体现在用中文和你沟通的过程中,大部分时候是围绕你的个人信息,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去挖掘自己的信息点,去尝试列出可能被问到的问题,然后提前去组织这个思路,构建这个框架,酝酿一些语言,因为我们即使再怎么有经验,你很难在十来分钟的时间里面,面对各位老师,现场直接组织出一个有逻辑、有见解、有深度的一个答案来,真的很难!

所以这位同学的表现,其实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想要在复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你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需要我们重视起来!从长远来说,不仅是在面试的一个过程中,其实在大家给老师写邮件的一个过程中,和老师来回沟通回复联系的一个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的,它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只不过是通过书面的一种方式罢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综合这方面,它体现你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去认知一些事情,看待一些事情,处理一些事情,解决一些事情,它看的是你这方面的能力,也许你在初试成绩方面有所欠缺,也许你在外语方面有所薄弱,但是你综合表现的很好,也会让老师对你刮目相看!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在相亲,今天相亲的对象里面包含家境比较好的,资产过百万的,包含学历非常高的,起点非常高的,可能也包含一些带有其他硬实力的比如海外留学归来的,有着大厂经验,互联网经验的,这些有优势的有一些背景的相亲对象。

你在跟他们沟通的一个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位和你相亲的人,他的谈吐非常优雅,他的认知非常成熟,他在具体的细节上非常关心你的感受,然后非常能够去替你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些问题,认真的聆听你的讲话。你发现他是什么呢?他虽然没有资产,但是他有一些品性,这些品性让你和他的交流更加舒服,让你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你对他有更多的好感,所以你最后的决定到底会选择什么?

你会综合各方面去衡量,和综合素质考核是同样的道理。

经验总结

对于综合素质较高的一些同学,他未尝不可以去逆袭。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你想在复试过程中逆袭,靠的就是综合素质。因为英语占比太低了,哪怕你表现的非常好也很难靠它逆袭。

专业课,是讲究长时间积累和复习的。如果你的初试排名本身就靠后,意味着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好,意味着你的积累就不是很好,那么对于你来说,你也很难靠这种东西来逆袭。所以对你来说唯一的出路就在综合素质这方面的提升了。

也许你本身不是这样综合素质强的一个人,但是完全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通过提前准备去适当缓解情绪,去提前避免一些弯路的。

所以我觉得这是在复试准备过程中,需要提醒同学们的,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过程中,靠着综合素质方面来弥补自己初试成绩的不足,弥补出身的不足,或者说利用好这一点,去更好的把你的成绩往前靠,把排名往前靠。

在历年蔺老师带的各种复试案例过程中,从倒数第一名逆袭到前几名的人不在少数,让我们今年也一起见证各位同学的逆袭吧!

如果不知道如何准备综合素质能力

请私信咨询,蔺老师会全力帮助大家复试上岸!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