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也、已 常用虚词例释 也①语气助词,用在句末:A.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可译为“啊”“呀”,或不译。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B.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 索考网 2025-07-22 6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虽、遂 常用虚词例释 虽连词:A.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B.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索考网 2025-07-22 6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且 常用虚词例释 且①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B.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例:北山愚... 索考网 2025-07-22 6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其 常用虚词例释 其①代词: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 C.指示代词,可译为“这”... 索考网 2025-07-22 6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乃 常用虚词例释 乃①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 索考网 2025-07-22 6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或 常用虚词例释 或①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 索考网 2025-07-22 7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乎 常用虚词例释 乎①语气词: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 索考网 2025-07-22 7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耳、何 常用虚词例释 耳语气词:A.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 索考网 2025-07-22 7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但、而 常用虚词例释 1.但①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②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 索考网 2025-07-22 6
202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常用虚词 常用虚词 知识点总结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 索考网 2025-07-2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