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liekang.com。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5122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