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必背文言虚词整理:焉

索考网 中考 5


  3”焉“

  【速记口诀】

  句尾词尾常不译,反诘语气常译呢,代词什么之哪里,兼词相当于是之,疑副怎么和哪里

  【谐音】

  锯尾吃尾常不易,反截鱼鳍长翼呢,带刺什么知那里,见刺相当于是之,姨夫怎么和哪里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说烧鱼给我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么大的鱼,吃起来很费劲,吃个尾巴都要用锯子锯,还很难锯下来。鲲的鱼鳍,也就将来鹏鸟的长翼,被称作鱼翅。不吃鱼尾了,反过来截鱼鳍。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带刺,刺有多粗?《茶馆》看过吗?相当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我说:“姨夫,怎么吃啊?这哪里是吃鱼翅,简直是啃大树。”

  【释义举例】

  “焉”有助词、代词、兼词、副词四种用法。

  1、用作助词,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词、副词词尾,一般不译;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

  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句中不译)

  ②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句末不译)

  ③��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词尾不译)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呢)

  2、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为“他”、“它”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它,指蛇。)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什么)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哪里)

  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从这里”等。

  例如: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在其中)

  ②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从这里)

  4、用作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

  例如:

  ①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哪里)

  编辑推荐: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中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